
一、 个人简介
周阅,女,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学研究》副主编,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学与文化关系、日本中国学等。
二、 教育背景
1990年 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993年 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2006年 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三、 工作经历
1993年8月至今,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
1995年12月-2001年12月,受聘为北京语言大学讲师;
2000年4月-2002年3月,赴日本爱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2001年12月-2006年9月,受聘为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
2006年9月至今,受聘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2016年2月-2017年2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员;
2019年6月,增列为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
四、 学术成果
(一) 论文
1. 《从日本中国学到中国日本学》,《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2.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日本学刊》,1998年第4期;
3. 《不灭的美》,《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4. 《一面虚无的镜子——〈雪国〉中的岛村》,《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5. 《虚无、清寂与热烈的绝妙平衡》,日本《文学论丛》第124期,2001年7月20日;
6. 《川端康成自然观的发生学研究》,日本《文学论丛》第125期,2002年7月;
7. 《大众文化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奇迹——〈甘露〉》,《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3期;
9. 《日本人心中的牧溪》,《汉学研究》第八集,中华书局2004年10月;
10. 《中日文化交融的艺术之花——〈名人〉的发生学考察》,《中国文化研究》(秋之卷),2005年8月;
11. 《从〈马美人〉看川端康成对唐传奇的吸收与借鉴》,《汉学研究》第9集,中华书局,2006年3月;
12. 《“合二为一、一分为二”——唐人小说与川端文学的写作模式》,《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1期;
13. 《日本儒学与日本人的战争认识》,《世界史》,2007年第5期;
14. 「川端文学における昇天イメージと中国道家の飞翔思想」,『川端文学への視界』》22,銀の鈴社,2007年6月;
15. 《色彩的世界——从川端康成的〈雪国〉到吉本芭娜娜的〈哀伤的预感〉》,《国外文学》,2007年8月第3期;
16. 《川端康成〈睡美人〉的救济主题》,《日本研究》,2007年9月第3期;
17. 《川端康成〈竹叶舟〉的中国文学渊源》,《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11月第4期;
18. 《庄子与川端康成的艺术理念》,《汉学研究》第十集,学苑出版社,2007年12月;
19. 《“潇湘八景”的诗情画意——兼论中国绘画对日本的影响》,《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2008年2月1期;
20. 「川端文学の鏡像の美と禅宗」,『川端文学への视界』23,銀の鈴社,2008年6月;
21. 《盐谷温的元曲研究》,《汉学研究》第十一集,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
22. 《禅宗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美》,《东亚人文》第一辑,三联书店,2008年10月;
23. 《〈雪国〉中的驹子与叶子》,《日本学研究》第十八期,学苑出版社,2008年11月;
24. 《川端康成文学与中国宋元美术》,《外国文学》,2008年第6期;
25. 《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看日本大众文学——以〈厨房〉为中心》,《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1期;
26. 《川端康成と八大山人》,日本《川端文学への视界》24,银の铃社,2009年6月;
27. 《川端康成在战后的深层反思——论〈重逢〉》,《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28. 《严绍璗先生的东亚文学关系与日本中国学研究》,《汉学研究》第十二集,学苑出版社,2010年4月;
29. 《辻听花的中国戏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秋之卷),2010年3期;
30. 《“隐含作者”与深层意蕴:吉本芭娜娜的<尽头的回忆>》,《日本研究》,2012年第1期;
31. 《青木正儿与盐谷温的中国戏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
32. 《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2年第1期;
33. 《辻听花的中国戏曲研究》,《国际汉学》,2012年第2期;
34. 《新中国60年川端康成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1期;
35. 《放弃追忆感受当下——吉本芭娜娜小说集<尽头的回忆>》,《外国文学动态》,2013年第1期;
36. 《川端康成的“非常事件”》,《外国文学动态》,2014年第5期;
37. 《内藤湖南的中国美术研究》,《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十一辑,2014年;
38. 《日本公布新发现的川端康成通信》,《世界文学》,2014年6月;
39. 「青木正児の中国遊学と中国研究」,『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旅の表象 異文化交流の文学史』,勉誠出版,2015年4月。
40. 《“棉被”下的自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5年第2期;
41. 《禅宗的“以心传心”与川端文学的艺术美》,《アジア文化 亚洲文化》,日本アジア文化総合研究所出版会,2015年12月第32号。
42. 《日本的中国元曲研究——以东京帝国大学的<西厢记>翻译为中心》,《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43. 《芥川龙之介的“蝴蝶梦”——从多边文化视角考察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6年第1期;
44.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京剧》,《汉学研究》第二十二集,学苑出版社,2017年;
45. 「中国における川端康成文学研究」,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世界の日本研究2017』,2017年5月。
46. 《冈仓天心的中国之行与中国认识》,《外国文学评论》,2019年第1期;
47. 《假面“快乐”:青山七惠笔下的欲望》,《美文》(上半月),2019年第3期;
48. 《林京子的时间——以<再致露易>为中心》,《外国文学研究动态》,2019年2月;
49. 《默然凝视川端康成的世界》(对谈:魏大海、原善、周阅、李哲权、李圣杰),《アジア文化 亚洲文化》,日本アジア文化総合研究所出版会,2020年6月第38号;
50. 《中国现代美术制度确立过程中的日本因素》,《东岳论丛》,2020年第12期;
51. 《冈仓天心的中国踏察与流失西方的中国艺术品——以龙门石窟为中心》,《汉学研究》第二十九集,学苑出版社,2020年12月;
52. 《谁在丧失——叶真中显的推理小说Lost Care》,《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3月;等。
53.《原典实证跨越华瀛 考索典籍引领学术》——《国外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54.《牧溪绘画在海外》——《文艺报》2022年12月7日“外国文艺”版
55.《活在日本的云冈石窟——以木下杢太郎〈云冈日录〉为中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4期
56.《飘洋过海的猿》,《文艺报》“外国文艺”版
57.《金玉人生——记我的导师严绍璗先生》,《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第十三集,王晓平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8月
58.「青木正児の中国遊学と中国研究」、『アジア遊学292 中国学の近代的展開と日中交渉』勉誠社2023年12月
59.「川端康成の文学における心画――『心を写す』『意を適う』から『品を求める』」、『美術フォーラム21』第48号(特集 東アジア文人画の「近代」)、2023年12月
60.《中国心画理论与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学理念》,《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61.《建构“立体的湖南”形象——陶德民著〈另一个内藤湖南像〉书评》,2025年《汉学研究》第38集
(二) 专著
1. 《川端康成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2. 《人与自然的交融——<雪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 《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 《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日文化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7.《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合著,日文),李均洋、佐藤利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8.《近代外国人与北京文化》(编著),学苑出版社2021年;
9.《近代日本学者对华学术调查与研究》(合著),张明杰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
10.《近代日本人的中国纪行研究》(合著),王成、张明杰主编,商务印书馆2024年
五、 主讲课程
(一)本科
1.外国文学史
2.中国古典文学经典赏读
3.中国古代奇幻文学选读
(二)研究生
1.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东西方交汇中的中日文学
2.近代中日文学关系专题研究
3.海外中国学研究
4.文学批评经典导读
5.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6.东亚研究专题
7.东西方交汇中的中日文学
8.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
9.文学、历史与民族专题研讨
10.修养时代的文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