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桃李满园沐春风,春风化雨更思耘。为践行“洋洋宏辞,谦谦君子”的院训,弘扬优秀师德师风,文学院现推出“思耘漫谈”专栏,与吾师对话,讲述文院教师教书育人背后的故事,聆听师长谆谆教诲,感悟恩师育人初心。
人物简介
李玲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性别文学研究等,主要承担《中国现当代小说专题》、《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专题》等本科生课程的讲授工作。李玲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擅长启发式教学。课前提前布置讨论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实践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丰富的学者,擅长于将前沿学术成果吸收为教学内容,其课程因丰厚的学术内涵而受到选课学生的广泛好评。她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充分吸收现代技术资源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你们随意坐,不必拘谨……” 或许是看出了我们的紧张,李玲老师如是笑道。
那天阳光很好,温暖的光线透过玻璃窗打在了老师养在窗台的那株绿植上,窗外于微风中摇曳的泛黄的梧桐叶,伴随着惬意的暖意映在窗户上,一切都显得温柔而恬静……
学思:书当乐以诵读
李玲老师出生在福建省周宁县,在初中毕业之前,她从未离开过这个安卧在群山之中的小县城;大学毕业以前,她也从来没有到过比省城福州更远的地方。但当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时,老师的脸上依然洋溢着满足的微笑。大学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无疑是很新鲜的,李玲老师也不例外。她回忆说,校园里的风景非常美,凤凰花、夹竹桃、椰子树等都是她记忆中独特的风景。
而除了新鲜感之外,李玲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大学时代的学习经历。“还记得那时候夏天天气很热,我们把桌子搬到教室外面,在夹竹桃树下看书……” 福建师大的图书馆藏书十分丰富,从图书馆借书来阅读,也成为了当时她热衷的阅读书籍的方式。清晨,李玲老师与室友一同早起,在教室外的路灯下诵读古文,选取的材料主要是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午,老师一般在宿舍里阅读小说,例如《呼啸山庄》《简爱》等也是老师热衷阅读的作品;老师还特别提到了自己在大学时十分热爱诗歌,尤其是朦胧诗派,所以在晚饭后,她基本会选择诵读舒婷、北岛、顾城还有拜伦、雪莱、普希金、叶赛宁这些诗人的诗。
诵读,不单是一种阅读书籍的方式,还是一种对于文章的内在体验,在诵读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与作者的内在共鸣,而经过反复诵读的文章,也会更加深刻地铭刻在心,并让自己终生受益。李玲老师也非常提倡我们大家多多诵读,通过诵读能使我们对文章、文本更为了解,同时也使自我之内心更加充盈。
问道:求索之路漫漫
李玲老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优秀学者,她在女性文学领域的研究也颇有心得。她回忆道,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也就是硕士的二年级的这一时期,冰心研究会委托她查找冰心研究资料、选编冰心研究资料集,这也就把她硕士论文的选题自然地引向了冰心研究。
到读博期间,导师建议她可以在熟悉人物的基础上扩大选题范围,所以研究对象也从硕士期间的冰心扩大为五四女作家,然后一直延续了下来。而其实选择“五四”女作家创作作为研究对象,显然也在学术追问中掺进了李老师自我生命印证的需求。因为那时,李玲老师还不满三十岁,总觉得“五四”女作家那种青春女性情怀,特别契合自己的心灵需求。在感受到冰心的庄严和谐、陈衡哲的坦荡超迈后,不禁非常羡慕生命的健康美,于是也深受鼓舞;体会庐隐那“海滨故人”的青春愁闷、苏雪林那“小小银翅蝴蝶”的活泼梦想、凌叔华那现代闺秀的温婉秀慧,老师也直言感到分外亲切与贴心。
李玲老师的求学经历给我们不小的启发。生活在书香与梦想中,学习也正如此。追寻自己所爱的路途中,或许会有挫折,抑或是充满着不确定性,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拿起白纸黑字的书、拿起笔,就有心安的感觉。”
授业:满园桃李硕果
经历在中等师范教书的职业训练,李玲老师在教学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体悟与心得。她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她认为:“一位合格的老师,是需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上,她会始终把跟学生的互动、共鸣放在首位,基于此她把所有想说的内容化成问题播撒给学生,让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后回答,并进行讨论。
除此之外,李玲老师还很注重文学对人生命的启迪作用。文学的生命意识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年人是有启迪的,文学中存在着很多直接或间接的鼓舞人的力量。她说:“希望我的学生们,无论将来是不是一个审美的爱好者,我都希望他们永远能够从文学中汲取到一种生命的力量,或许受到鼓舞,或许获得陪伴。”所以,她也分外重视启发学生去发掘作家与作品的生命意识,并以此来跟学生互动。
在课外,李玲老师与研究生们的交流也很多。每个月中都会有单独一天被安排用作“交流汇报”课程:一位同学汇报完毕,其他同学展开讨论,大家一起去赞赏这位同学的发现,然后也会指出其还有什么可以提高改进的地方,最后由李老师进行点评。“我们总会在某一部作品里相遇,然后产生共鸣,每个人的见解都汇聚于此,相互碰撞,互相学习。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和学生们思想相互碰撞,彼此互相了解的一个很好的过程。”
关于现当代文学史的学习,李玲老师也给大家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是写读书笔记。这需要我们记录下自己在阅读时对作品的第一感觉,以及在文字中和作家的共鸣。如果没有及时将我们的想法写下来,在之后我们很容易忽略文学阅读是一种心灵撞击,而容易把文学仅仅当成“知识性的学习”,这样实际上就失去了文学大半的意义;
第二是写日记。日记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李玲老师建议同学们最好是采用自己最熟悉最喜爱的形式,有时太拘泥于形式会让我们不敢动手。“在我的青年时代里,我的包里总是放一个笔记本,我会随时随地进行日记的写作。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比如说在途中,在火车昏暗的灯光下,我会靠在椅子的边缘写。”她觉得这种随手写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练我们的文笔,其二就是可以在孤单时给予自己陪伴。
在最后,李玲老师赠与我们文学院学子一句共勉之语——“通过阅读与美丽的心灵相遇,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璀璨” 。文学是李玲老师的桃花源,也是每一位文学院学子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