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联合承办的2018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总决赛经过一天激烈而精彩的角逐终于落下帷幕。在紧张的比拼过后,由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张世霖、张嘉威,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刘经语,2017级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学生郭彦君,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刘婉眉五人组成的北京语言大学代表队以610.48分荣获华北赛区一等奖(第二名),再度刷新历史记录。
本次比赛共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西大学、大同大学、河北大学一队、河北大学二队、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十支队伍参加,历时一天。上午的比赛包括人文知识闭卷笔试和经史策问写作两个环节,考试形式为笔试。在闭卷测试中,北语代表队的选手们沉着答卷,下笔如有神。经史策问环节,北语代表队集思广益,完美阐释了主题。
下午的比赛包括古诗创作及誊抄、诗词及成语考核、人文演绎表演和古诗创作及硬笔誊抄打分四个环节。
开幕式上,首先由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党委书记张阳老师与人文知识竞赛组委会副秘书长黄鸣老师引导选手入场。每支队伍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北语代表队气势十足。随后,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黄益方致欢迎辞。他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对前来参加比赛的选手、老师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北京语言大学的教学优势与目标。黄益方副校长希望各校选手能够发挥良好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随后,比赛正式开始。第一环节是古诗创作及誊抄环节,本环节以“父母”为题。我校三名选手配合默契,淡然自若。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全神贯注,时而仔细斟酌,时而思如泉涌、奋笔疾书,尽显北语学子的渊博学识与翩翩风度。
第二环节是诗词及成语考核,此环节中我校由张世霖选手与刘婉眉选手上台作答。不论是名句还是典故,诗歌还是小说,选手们都能应答如流,展现了深厚的人文知识积累。台下掌声不断,赞叹声连连。最终,北京语言大学代表队以120分的高分结束此轮环节。
第三个环节为人文演绎,即最具观赏性与文化美感的环节。北语代表队为大家带来名为《创世纪》的舞台剧,是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我校人文演绎《圣母百花教堂的穹顶》的续作。选手们身着欧洲华美服装,以文艺复兴为故事背景,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对艺术的坚持,以及马基雅维利为共和国的建立所做的努力,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思想解放,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创作新世界的悲壮理想。选手们深情投入,伴以丰富的肢体动作。故事的最后,一句“我们不会永远是流浪的共和国 ”,动情至深,极具感染力,令人赞叹。
点评环节,评委大力肯定了我校对剧本与舞台的把控、对服装道具的用心以及选手配合的高度默契,台下掌声不断。
最后一个环节为古诗创作及硬笔誊抄展示,我校代表队创作的《母亲》体现了选手们丰富的诗歌知识储备,全诗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极具古典诗词美感。感情真诚自然,“衣衫自始备温热,存问从来关暖凉”一句勾勒出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形象。
点评环节,评委着重表扬了我校的作品并指出其语言尤其真切,“一朝生我廿年伴”古为今用,十分贴近生活。颔联对仗工整,整齐押韵。同时,评委也为此诗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应多用典故并期待日后更好的作品。
在随后的经史策问点评环节中,评委点评了我校选手创作的《吴起论》。我校以吴起为例,论述了真正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文章浑然天成,极具巧思,别出心裁地阐释了“人才”这一主题。
我校代表队最终以610.48分的总成绩斩获华北五省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第二名),再创历史新高!
鲜衣怒马少年时,且将新火试新茶。2018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总决赛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与连绵不绝的掌声中落幕。再次祝贺我校再创佳绩,尽显北语人文学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人文情怀!“观乎人文、化成天下”已然内化于每位人文学子的心中。愿大家今后都能秉承人文之心,展现人文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