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专业介绍 > 正文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8-07 】


 

一、学科的历史发展

  • 本学科拥有深厚传统和悠久历史,1998年获批硕士点,2000年获批博士点,是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之后我校的第二个博士点,也是继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之后在中国单独获准设立的第四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博士点。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 迄今为止,本学科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在国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一直保持着较大影响力。

二、学科优势特色与师资队伍

  • 以世界文学经典与跨文化研究、海外汉学与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为特色,在中日比较文学、跨文化戏剧、中外作家比较研究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国内居于前沿位置。

  • 我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共有11人,其中教授7人(博导4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全部人员都拥有博士学位,且大部分都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的经历。

  • 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本学科不仅建设了比较文学研究所网站,还推出微信公号“北语比较文学”,分为“学术动态”、“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三个模块,实时推送学术讲座会议信息,展示校内外学者原创学术论文以加强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微信公号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网站呼应配合,成为对外展示北语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平台。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

  •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中外文化、具备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专门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倡“一专多能”,鼓励学生以本专业为主线向相关学科、跨专业的交叉领域进行横向拓展。研究生除了要掌握国际语言和基本专业知识外,更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 截止2020年7月,已培养硕博研究生435人,其中硕士308学生(留学生12人),博士127人(留学生32人),这些活跃在海内外各大高校和各行各业的跨文化人才,是本学科和国内比较文学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

  • 共开设各类硕博研究生课程30多门,在硕博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和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四、主要研究方向

  • 博士生研究方向:“西方文学经典与比较文学”、“东亚文学关系与海外中国学”、“跨文化诠释与跨学科研究”、“中西女性作家比较研究”

  • 硕士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比较视野下的文学经典研究”、“东亚文学关系研究”、“海外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中西文论与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世界文学研究”。

五学科影响力

1.学科发展与影响力

  • 积极从多层次、多渠道建设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推进和落实本学科每年“一会一刊与系列讲座”的学科发展战略,不断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出版《当代比较文学》辑刊,举办超过100讲“跨文化系列讲座”,稳步提升了本学科在国内学科中的排名,扩大了本学科在北京市和全国的影响力。

2.项目与成果

  • 学科的教学研究人员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等,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陈戎女老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希腊悲剧在近现代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实践研究”2020年结项获得“优秀”。

  • 科研成果丰硕,学科的教学研究人员不断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和国内权威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学术界持续产生影响。

    3.奖项与社会活动

    • 多位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青年)名师、北京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 多位教师担任国家一级学会理事,在国外、国图、各大学开设学术讲座,发挥了国际和国内学术影响力。

      图片1,跨文化论坛2017“比较视野下的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

    • 图片2,跨文化论坛2018“跨文化戏剧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 图片3,跨文化论坛2019年“跨文化视野下的神话研究”学术研讨会。

    • 图片4,辑刊《当代比较文学》第五辑

    •  

    •  

    •  

    •